歡迎您,來到5號網(wǎng)!

5號網(wǎng)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食療

產(chǎn)后吃水果需要加熱嗎?依情況而定

時間:2018-01-22 08:41:15 編輯:本站整理 515

很多產(chǎn)婦在月子期間都有許多的禁忌,那么,產(chǎn)后吃水果需要加熱嗎?

坐月子吃水果需要加熱嗎

坐月子期間吃水果是否需要加熱,取決于季節(jié)和溫度,室溫影響水果的溫度。如果在春秋天,氣溫高于20度,是不需要加熱的;如果在秋冬季節(jié),氣溫低于20度,建議加熱一下比較好。尤其是在冬季,吃水果一定要加熱了再吃。水果加熱的方法最好是用開水坐浴法,把水果放進裝了開水的碗里,等待幾分鐘后就可以吃了。

產(chǎn)后吃水果怎么加熱

1.蘋果:蘋果味甘涼,性溫,主要為碳水化物。含有豐富的蘋果酸、鞣酸、維生素、果膠及礦物質(zhì),可預防和治療壞血病、癩皮病,使皮膚潤滑、光澤。其粘膠和細纖維能吸附并消除細菌和毒素,能澀腸、健胃、生津、開胃和解暑,尤其對治療產(chǎn)婦腹瀉效果更佳。蘋果還能降低血糖及膽固醇,有利于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癥、糖尿病及肝功能不良產(chǎn)婦的產(chǎn)后恢復。此外蘋果中含大量鉀鹽,能與體內(nèi)過剩的鈉鹽結(jié)合并排出體外,故低鉀及攝鹽過多者食用蘋果是有益的。

產(chǎn)后吃水果需要加熱嗎?依情況而定

2.梨:梨味甘,性寒,含大量水分,有清火解熱、潤肺、止咳化痰及利尿通便之功效。產(chǎn)后風熱感冒、咳嗽和多痰者宜多食之,小便淋濁不通者多食梨可使小便清亮、通暢。

3.橘:橘味甘酸,性溫,含大量維生素,尤以維生素C最多,并含豐富的鈣質(zhì),能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,使皮膚變得柔嫩,防止產(chǎn)后面部皮膚皺紋形成,可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。橘皮則含較多的檸檬酸及維生素D,泡水飲用可止咳化痰、順氣開胃及消腫止癢,并能促進嬰兒對鈣的吸收,防止小兒佝僂病的產(chǎn)生,增加產(chǎn)婦對嚴寒的抵抗力,對產(chǎn)婦受涼后傷風咳嗽,有增強藥物治療的作用。每日用橘核20~30粒搗爛水煎服用,可防止乳脹發(fā)展成乳腺炎。

坐月子期間吃水果注意事項

1、不要吃太多偏寒涼性的水果,特別是產(chǎn)后的最初幾天,脾胃虛弱,因此最好不要吃太多的梨、西瓜。過涼的食物對脾胃和子宮都有害處。

2、可以在飯后或兩餐間吃些水果,這樣就不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。同時注意一定不要因為貪嘴而暴食水果。

3、水果不要太涼。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,要放在室溫里過一會兒再吃。不要因為心急而涼到自己。對其過敏,易發(fā)濕疹者不宜食用。

4、吃水果時要注意清潔,徹底清洗干凈或去皮后再吃,以免發(fā)生腹瀉。病從口入,正在哺乳期的媽媽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。

5、為了避免水果偏涼,也可切成塊,用開水燙一下再吃。但是最好不要煮沸,以免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。

產(chǎn)后吃水果需要加熱嗎?依情況而定

月子食譜

花生小米粥

原料:小米50克,花生仁50克,紅小豆30克,桂花糖、冰糖各適量。

方法:

1、將小米、花生仁、紅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,然后淘洗干凈,待用。

2、鍋中注入適量清水,加入花生仁、紅小豆,煮沸后,改用小火約煮30分鐘。

3、放入小米,煮至米爛,花生仁、紅小豆酥軟,再加入冰糖、桂花糖即可。

營養(yǎng)功效:花生,又名落花生、長生果。具有潤肺和胃之功效,含有豐富蛋白質(zhì)。

小貼士:淘小米時,不宜用手搓洗,也忌長時間浸泡或用熱水進行淘洗。

老姜雞

產(chǎn)后吃水果需要加熱嗎?依情況而定


原料:雞腿500克,木耳10克,姜片20克,鹽6克,紅蘿卜、胡椒粉、味精各少許,食用油、香油、水淀粉、雞湯各適量。

方法:

1、雞腿剁成肉塊,用開水焯好。

2、起鍋放底油,投入雞塊煸炒,放木耳,配料,雞湯微火燜15分鐘。

3、水淀粉勾芡,淋明油,香油出鍋。

營養(yǎng)功效:木耳含糖類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氨基酸、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。有益氣、充饑、輕身強智、止血止痛、活血補血等功效。

小貼士:鮮木耳含有毒素,不可食用。溫水中放入木耳,然后再加入兩勺淀粉,之后再進行攪拌,用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細小的雜質(zhì)和殘留的沙粒。

5H跟帖
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(wǎng)站簡介|網(wǎng)絡(luò)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(wǎng)站敬告網(wǎng)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(wǎng)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